断肢(指)再植
断肢(指)再植?xml:namespace>
一、什么是断肢(指)再植?
断肢(指)再植是指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通过显微外科技术重新吻合血管神经接回原位,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手术。
二、断肢指应如何急救与保存
(一)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断指保存和迅速转运病人。
1、工作操作中断肢(指)如还在运行的机器中,不能强行拉出,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应停止机器运转,拆开机器取出断指。断面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敷料加压包扎,包扎不易过紧,否则敷料粘连创面,再次打开敷料时又造成出血。切记盲目钳夹止血,滥用止血带。不应用橡皮条,绳索结扎肢体,这样会造成静脉回流障碍,不能压迫动脉,反而加重肢体损伤。不完全离断应用小夹板固定,防止进一步损伤,争取时间尽快送病人前往有条件医院进行手术。
2、还应注意病人是否合并身体其他部位损伤,尤其是肢体高位离断患者,常并发休克,或有潜在危急生命的脏器损伤。
(二)断肢(指)保存:
(1)院外简易保存,将肢体(断指)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中,塑料袋外用冰块包裹,注意不能让肢体、断指直接与冰水接触,以免冻伤,因冰水是低渗液体,会导致组织破坏。如果肢体、断指污染严重,先用肥皂厂,生理盐水清洗,再用上述方法冷藏保存。
(2)院内冷藏保存,病人如有严重并发症如休克,重要脏器损伤危急生命,需及时抢救,不能立即行再植术,或医疗条件不允许,无掌握显微外科技术的医生能立即施行手术,可以将断指刷洗,灭菌,用肝素盐水冲洗血管,适当保留生理盐水充盈血管腔,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好,放入2—4℃冰箱内保存,以期适当时间行再植术。
(3)超低温保存,在科研技术雄厚,设备优良的机构,可用肝素生理盐水灌注血管,然后注入冷冻保护液,采用程序冷冻方法,可达到良好的肢体保存效果,而且几乎不受时间的限制,是未来肢体保存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术前
1、常规检查:①拍X片②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③做心电图④必要时备血。
2、术前禁饮食、药物试验、用药(肌注破伤风、打术前针等)。
四、断肢(指)再植术后应注意问题
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头疼:禁饮食6小时,预防食物返流误入气道导致窒息。
2、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20~30°,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3、患肢持续灯烤7~10天,灯距保持在40cm。灯烤能起到保温复温的作用,防止低温导致血管痉挛和血栓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4、术后绝对卧床7~10天,禁止患侧卧位压迫患肢,以保证患肢良好的血液供应。
5、预防刀口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刀口渗血较多时,应及时更换。
6、再植肢体血运(颜色红润或与健侧皮肤颜色相一致,皮温33~35°、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时间1秒),针刺和小刀口放血情况(前四项都观察不清楚)。
7、术后应用解痉抗凝等药物时,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鼻出血、伤口处有无异常出血等。
8、保持病房无烟环境,因为烟碱能导致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
9、术后请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如:蛋肉类、鱼、虾、蔬菜、水果等。应少吃甜食防止长期卧床病人产生胃肠胀气等不适。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0、长期卧床病人来被固定的肢体应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废用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鼓励深呼吸、预防坠积性肺炎。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五、出院相关指导
1、术后12-14天,伤口愈合后拆线,术后45-60天回院复查拍X片,骨痂愈合好,拔除克氏针,4-6周去除石膏,注意对再植指的保护,防冻伤、烫伤。
2、出院后继续用药者,要告知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剂量、时间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3、功能锻炼:去除克氏针,开始行对指、对掌,屈、伸等功能锻炼,主动、被动相结合,每天6次,每次30分钟。锻炼的时间和幅度应适度防止肌腱断裂,要求病人使用伤手做捏、握、抓的使用练习,如捏皮球、面团、握棍、拣核桃、火柴杆、花生米、黄豆;拧盖,解纽扣、系鞋带等,然后要求病人生活自理,并协助家庭做适当家务劳动,通常情况下术后3个月伤手的功能获得较满意的恢复,能从事正常生活,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