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指)再植功能训练与康复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07日        编辑:baoshan     点击次数:514
[摘要]断肢(指)再植功能训练与康复

断肢(指)再植功能训练与康复

断肢(指)再植的目的是恢复肢体或手指的功能,除术中正确缝合神经和肌肉外,术后早期而适当的功能训练,是恢复功能的主要措施。一般术后即可开始被动活动关节。

一、术后早期康复重点是通过各种物理治疗消肿、消炎、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为重点。伤者经常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早期进行活动或活动量不够,或者因活动时间长,不能坚持而放弃,因此,在功能恢复期,伤者在医师指导下的保护性被动运动和轻微的主动屈伸指训练,克服畏疼心理,积极进行功能训练。

二、术后中期康复重点是解除固定,防止关节僵硬。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48 h后,通过作业疗法、使用 CMP,在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加大主动训练力度,使肌腱粘连得到初步松解。进行伤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主动屈伸、对指、对掌练习。主动运动要轻柔、缓慢,逐渐加大力度,当达到极限角度时,保持10 min20 min,如此反复伸屈。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锻炼初期每次活动10 min20 min,每日3次~4次,以后每日或每周增加次数及活动时间,达到每次30 min,每日6次。

三、术后晚期康复重点是通过大强度的训练和手指技巧、灵巧动作训练,提高手功能综合指标。伤指锻炼内容为掌指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握拳、伸拳等。着重训练伤指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确性,练习抓、捏、握。如捏气球、拣玉米粒、握木棍、使用筷子等,并且训练两手协同操作的能力,如打结、解、系纽扣、打字和弹琴等,每日6次,每次30 min40 min。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生活自理。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及次数,可以用螺丝与螺帽等工具训练指力。

运动量的控制

运动使伤指产生轻微的疼痛,通过休息,在下一次锻炼之前,可使疼痛消失。关节的锻炼程度以达到最大幅度再适当用力或使关节区感到紧张或稍微酸痛为度。

(来源:杨大鉴医生)

 

 

 手足创伤显微外科简介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概述手足显微外科是四肢创伤与疾病的外科。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发展起来的一门高科技学科。常借助手术显微镜和显微器械,进行异常精细和准确的手术操作,是许多常规肉眼下无法进行的手术(如细小血管神经吻合,断指再植术等)。显微外科技术用于创伤骨科,... [详细]

手足创伤显微外科:0875-2121562

交通指引
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特色科室 - 典型病例 - 特色病种 - 名医名家 - 求医问药 - 患者服务 - 健康知识 - 护理园地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