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安利医院微信官号

扫一扫关注安利医院
官方微博
首页 -> 健康知识 -> 健康讲堂 -> 正文 ->

 

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及心态调整要点!

 

什么是康复?

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中如何调整自身心态?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基本原则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一、什么是康复?



康复是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的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地减弱或丧失,以致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躯体性残疾者,使其功能复原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术后康复(手术后进行的康复治疗)就是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功能练习、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等),促进术后病人身心健康,尽快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以使患者重返社会。 恢复功能(活动度、肌力、走、跑、跳等)是康复的直接目标,重返社会(日常生活、上班、运动等)是康复的最终目标。

简单的说康复就是针对功能上的障碍,采用药物、手术、功能练习、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学科。

二、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疾病、损伤、手术后,身体的功能将会产生某些缺失。这其中可能有一小部分可以自行恢复。但多数功能是必须依靠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与功能练习,并经过一定的时间才可逐渐恢复,从而达到恢复功能重返社会的目标。 手术后的术后康复则是手术效果的保证:手术本身良好的术后功能来自于及时正确的康复患者良好的自身条件和积极主动的配合。   

因此康复并不是单纯的被动治疗。只有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以及功能的缺失。   

三、康复治疗过程中如何调整自身心态?


因此康复并不是单纯的被动治疗。只有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以及功能的缺失。   

1.摒弃“养病”的观念       

良好的功能来自于适当的功能练习,过度的卧床静“养”只能加重肢体的肌肉萎缩,造成关节粘连、压疮、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下降、协调性下降、肢体功能持续下降等等不良后果。因此除患者肢体必须进行适当功能练习外,身体其他部位应进行练习,以保持良好的整体身体素质,促进局部损伤的恢复。能独立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也不应依赖他人帮助,以免功能的进一步衰退。 

2.树立“早期康复”的正确观念      

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从伤病发生后即刻开始的。因此必须把握早期良好的治疗时机,在各项功能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减退时就开始练习和治疗,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做到“早康复,早受益”。以免延误时机造成恢复周期的延长。

3.克服恐惧感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康复治疗与练习都是经过临床长期使用,而证明安全有效的,正确练习并无危险性。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有医生护士的帮助和指导,过度的恐惧紧张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功能的恢复。

4.克服惰性   

多数功能练习较为枯燥,需要多次重复,并且长期坚持进行,才会产生并达到良好效果。抱有“立竿见影”和“等着慢慢恢复”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只会造成不良后果或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5.急躁情绪    

组织的愈合、改建;功能的提高、恢复;炎症及疼痛的消退等等都有其发展规律,并且需要一段时间。盲目追求进度极可能有危险发生。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减适当治疗,提高运动量,练习的难度和各种活动的量,不可勉强尝试医生尚未允许的活动,否则极可能造成始料不及的严重不良后果。  

保山安利医院康复医学科陈仕龙主任提示您:

医院做康复的目的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功能,在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以减轻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典型案例

健康知识

医院总机:0875-2213999 24小时咨询电话:18087506274

医院地址:保山市隆阳区太保南路保八中往南200米

ICP备案信息:滇ICP备20000046号-1

云卫网审{2014}第001号

YN53050201201606060002

邮编:678000

COPYRIGHT © 2005 保山安利医院